在试驾期间,新的电动跨界车小米YU7 Max的制动系统出现了问题。
在天津V1赛道由东车帝组织的试驾活动中,新的电动跨界车小米YU7 Max在制动系统中遇到非正常情况。经过几圈高速行驶后,前制动器温度超过619°C,导致车轮拱出现烟雾,甚至短暂起火。驾驶员成功驶入维修道,避免了严重后果。此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电动车在极端负荷下制动系统耐热极限的问题。
车轮内可见明亮的橙黄色闪光
小米公司在一次在线问答环节中迅速对此事件作出反应。品牌代表解释说,由于低金属制动垫中的有机成分导致起火,当温度超过600°C时可能短暂燃烧。同时强调,制动系统本身保持了正常功能——未有故障或效能下降的记录。
重要的一点是,在测试期间,未启用带有«Enhanced Energy Recovery»功能的«Master Mode»。此模式提供高达0.2G的再生制动,大大减少了机械制动的负担,有助于控制加热。在此次测试中,所有能量都仅通过摩擦元件消散,导致过热。
YU7 Max是一款重量相对较大(2.3吨)且功率强大的电动跨界车,在激烈驾驶时对制动系统造成极端负荷。小米明确指明,量产版本不适合未经额外准备的赛道测试。公司建议爱好者提前升级制动系统(垫片、盘片、散热)并深入了解车辆在这类活动中的极限。
此事件揭示了现代电动车辆的普遍问题。标准制动垫(NAO或低金属)优化用于日常驾驶和舒适性,正常工作温度可达400°C,但在更高温度下开始发生材料的热分解。特别是在能源回收系统自动关闭以保护动力总成,并将所有负荷转移到传统制动器上时,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安全的赛道使用,专家们建议转用运动型垫片,可以承受650–700°C的温度,摩擦系数为0.4–0.5。额外升级如打孔盘、耐热液体和布赖司林也有助于提升工作稳定性。
在此次事件的背景下,小米YU7的市场需求持续创下纪录。在开售第一小时就接到了289,000份订单,而18小时内就有240,000份被锁定的预约,这实际上耗尽了到2027年初的生产能力。位于北京的工厂(Beijing)正以两班制(F1和F2线)年产能300,000辆的速度运作,而F3区仍在规划中。同时,SU7 Pro的等待时间已超过47周,而公司对预订YU7的转售行为实施了更严格的规定。